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法音宣流 > 百家争鸣 >

关于加强人间佛教理论研究的建议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2-01-12

  当代中国佛教在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体制的过程中,有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其中宏观的人间佛教问题是带有指导意义的理论问题,是有必要组织力量进一步加以研究和阐明的。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北传佛教的中心,对亚洲各国的佛教文化发生过极为重大的影响,在当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和前不久去世的中国卓越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已经在一些文章和报告中阐述过这个问题。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正式提出人间佛教的思想;赵朴初先生在1987年中国佛教协会五届代表会议的报告中又对人间佛教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在佛协章程中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1986年赵朴初会长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文章和后来发表的其他的一些讲话中一再地阐述了这个问题。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修定的《中国佛教协会章程》已对佛协的职能作了重大改变,佛协从中国各民族佛教徒的联合组织改为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对全国佛教组织和寺院具有统一领导、协调的职责。


  我想,赵朴初先生和佛协领导一再提倡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让佛教贴近现实生活,将佛教信仰、佛教自身建设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当前学术界正在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党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对在两个文明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我想,对于人间佛教这样的理论问题,也有必要在以往赵朴初先生和中国佛教协会已经提出的人间佛教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以便丰富它的内涵,扩大它在现实中的指导作用。


  为了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并取得成效,我作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佛教研究工作者,认为由中国佛教协会出面联络并组织教内外的学者对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开展认真的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最为合适的。


  这里把我的一些想法提出,仅供佛教大众和学界同仁者参考。


  一、 围绕人间佛教所应研究的方面


  1、古代中国佛教作为北传佛教的中心,具有哪些民族特色?在当前新的国内外的环境中应当继承发扬哪些方面,改进乃至舍弃哪些成份?
  2、日本和韩国等国的佛教在进入近现代以后在组织、教义和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怎样的变革?中国佛教在今后的自身建设中结合本国的具体环境和实际情况可以从中汲取哪些有益的东西?
  3、人间佛教的佛典依据,以及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佛教界的学者关于人间佛教的理论主张。
  4、以往中国佛教协会和以赵朴初先生为代表的领导人关于人间佛教有哪些论述、文章和报告,基本出发点和含义、精神是什么?
  5、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进程中,应当付予人间佛教以怎样的内涵?这一理论能否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徒的正当权益,加强佛教自身的建设,团结佛教徒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6、人间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伦理道德有什么关系,如何将佛教的基本戒律与社会公德、行为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消除公害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7、当代中国人间佛教的基本教义应当主要包含哪些内容?是否等同于所谓“通佛教”?它对于大小乘、各个宗派的超越和融摄的关系如何?
  8、人间佛教与四化建设。
  9、人间佛教的组织管理、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


二、深入开展人间佛教研究的方法


  1、通过组织系统,号召和组织教内外的佛教学者对人间佛教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2、在《法音》、《佛教文化》和其他刊载佛教文化研究文章的刊物上经常刊登论述人间佛教的文章,并组织学者撰写研究人间佛教的著作。
  3、经过认真筹备,召开地区性或全国性的人间佛教研讨会,出版专题论文集。
  4、希望在适当时机,以中国佛教协会报告或有关负责人的名义发表关于人间佛教的理论文章,并以通俗的简明扼要的形式向僧俗信徒进行宣传,陆续将一些得到共识的研究结果写入各级佛教院校的教科书之中。
  5、设立人间佛教研究基金,对人间佛教的研究给予资助或奖励。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