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法音宣流 > 百家争鸣 >

大安法师:能够容人 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6-01-28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佛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检点一下,宽以待人,容人之过,这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他人犯过失,有的是有心去犯的过失,有的是无心去犯的过失,这就是谈动机。儒、佛圣人在动机和效果当中更重视动机,动机就是举心动念。那么一般不是有意造的过失,我们容易宽恕;但是故意造的过失就觉得不能原谅了,难以宽容。这是一般人的情况。

 

    我们有志于学圣贤之道的人要宽容他人,就偏偏在对方有心造过的这个时候,去宽容他,这叫“学而时习之”。

 

    这个“时习”指什么?就是在我们狭隘的时候,一定要放大心量;在我们很难原谅的时候,一定要去原谅。这就是“时习之”。那有心造的恶都能够宽容,更何况无心造的恶呢?

 

    事情到无可原谅的地步,你还能勉强自己原谅他,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而还是要勉强去原谅,一定要原谅。这需要我们的什么?心量啊!心量越大,他的福报就越大,这叫宰相肚里好撑船!

 

    那么勉强去原谅有心造恶的众生也有一些方法,用智慧去观照。这个方法提出三点,还是很有作用的。

 

    第一,要原谅对方的无知。天底下圣贤少,庸人、愚痴的人多。他造作过失是由于无明愚痴,做了错事,也不会有一种良心上的谴责。你就不能以圣贤的标准来谴责他,你得要原谅他的无知。如果指责他,你就没有智慧了。

 

    第二,要怜悯他的寿命短暂。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上,时间过得飞快,“白驹驰隙”呀,过一天就少一天了。就像一个囚徒要到砍头的刑场上去一样,步步近死呀!所以对这种人,我们难道还不心生怜悯吗?有怜悯心我们就容易原谅他。

 

    第三,要知道这种坏人、恶人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就好像是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我们内省,不去犯他身上那样的过失。既然是老师,我对他感谢都来不及,还怎么会跟他去计较呢。

 

    孔子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圣人才能说出的话,这也就是容人海量的一个依据。

 

    常作这样的观想,平时容不了的恶事、恶人,就能够容了。

 

    那么能够容人,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是有好处的。如果不能包容对方,我们的心就会烦躁,躁动;能够包容对方之后,就心平气和。

 

    经常这样去做,慢慢你就会趋近于一个道人所应具有的的品质。

 

    粗中带细,众生的心是粗中之粗。假使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观照,保持觉性,就能解脱烦恼,超凡入圣。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