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法音宣流 > 百家争鸣 >

圣严法师: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6-12-05

 

    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烦恼。但只有深入他人内心世界,关怀对方,才能得到真智慧。

 

    通常,人有三种生命:一种是肉体的生命,它是由母亲怀胎十月所生;第二种是历史的生命;第三种是智慧的生命。

 

    短短几十年的肉体生命之后,还有历史的生命,但是仅有少数的人能够留名青史。所以,站在佛法的立场,我们除了有肉体和历史的生命,还有永恒的、无限的、超越于时空的智慧的生命,我们称它为法身慧命。

 

    当母亲生下我们这个身体,就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矿石,要不断地琢磨,才能成为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因此父母生下我们之后,必须经过一再地学习及锻炼,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产生智慧。

 

    有智慧的人,才能为自己及他人解决困难,否则,这个人一定生活得没有意义,既为自己带来痛苦,也为他人制造麻烦。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特别聪明,这并不意谓有智慧。事实上,聪明的人也可能是烦恼心很重的人;如果聪明而烦恼很少,乃至没有烦恼,那才是清净的智慧。

 

    智慧是可以培养的,而佛的智慧便是从慈悲心产生的,慈悲心越重,智慧越高,烦恼也就越少。所谓‘慈悲’,就是多为他人设想,常替他人处理问题,相对地,困扰自己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也就越有‘智慧’了。

 

    如何以慈悲心来帮助他人?一定要通过观念和方法的,如果仅仅用财物,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必须要从心理的、观念的、方法的,来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样才是根本而能持久。

 

    所以,慈悲和智能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只是它的功能和表现不同而已。有智慧的人,他的内心世界经常能保持平静、清楚、明白,不受任何环境的情况所困扰,同时能关怀他人,做他人的知音、知心,让自己深入众生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慈悲心的表现。

 

    曾有一对医生夫妇来看我,这位医生太太总是在我面前赞叹她先生、体谅她先生,而她的先生也非常疼爱她、照顾她。他们彼此谅解、相互赞叹,真是一对知音、知心、知己的伴侣,他们互相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

 

    一般人所谓的爱,是占有、是征服,希望对方谅解自己,要求对方属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许多的人都是这样子的。不想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而是强迫别人来接受自己的想法,这不是智慧、不是慈悲。

 

    不同的立场或身分,会有不同的体验表现,能够使自己不产生矛盾、冲突、不愉快,这叫作智慧。

 

    当人人在恭维你时,你是否骄傲自满、觉得很了不起?倒霉的时候,大家都离开你、不睬你,把你当瘟神来看,你是否觉得很寂寞、很窝囊,并且怀恨这些人?

 

    大丈夫能屈能伸,得意时不会发狂,倒霉时更无需自卑。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立场、任何情况下,心里都是坦荡荡的,都是自在的,无牵、无挂、无碍的。

 

    有智慧就一定有慈悲。譬如说,做父母的如果能进入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这个孩子一定懂得孝顺、感恩;否则,只是要他来体谅你、接受你,或强迫他进入你的内心世界,两代间的代沟将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为人子女的也并不是只要买些衣物食品给父母,就叫孝顺,而是要进入老人家的内心世界,随时体验、体谅、体察他们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