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法音宣流 > 百家争鸣 >

济群法师 :解脱路上,你启程了吗?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7-05-17


    说到解脱,首先要有解脱的意向,也就是出离心。怎样才能生起出离心?这就必须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就像一个人饱受病苦折磨之后,自然就会迫切地想要摆脱。

 

    在忆念重点上,下士道是观地狱、饿鬼、畜生的三恶道之苦,而中士道不仅要观恶道是苦,进而要观整个轮回是苦。在我们尚未出离三界之前,即使有幸得生人天,一样是有漏而不究竟的。

 

    比如人道,有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八苦,而天道虽然衣食无忧,纵情欢乐,但天福享尽仍会堕落。

 

    佛经中,就记载了不少天人在临命终时,因为看到自己即将堕落而忧伤恐慌,痛苦不堪。这时候,天福不仅救不了他们,而且因为这种福报的对比,使即将到来的痛苦变得更加难以忍受。
   
    在《道次第》中,将轮回诸苦归纳为六点。
   
    一是无有决定,我们在轮回中的身份是由业力所招感的,充满着变化和不确定。
  
    二是不知满足,对欲望的追求永无满足。
  
    三是数数舍身,随时可能面对生离死别,不想死又不得不死。
  
    四是数数受生,随业力在六道不断投生,无法自主。
  
    五是数数高下,地位忽高忽低,或生天享乐,或堕落受苦。
  
    六是无伴之过,我们独自来到世间,又将独自离去,即使儿孙满堂,也无人结伴同行。
  
    这些,都是我们在轮回中无法逃避的痛苦。不论现在的条件如何,地位高低,只要不曾解脱,就会潜伏在我们的生命中,无人能够幸免。
  
    所以,给自己做个检查吧——知道它的存在,才能知道怎么解决它。

 

    正见轮回是苦,我们才能生起解脱的意愿,才能对世间的一切完全放下。否则,即使暂时厌倦了追名逐利,一旦有更好的机会来临,又会直奔而去,开始下一轮的追逐。

 

    我们对世间有多少兴趣,就会有多少执著和挂碍,相应的,也就有多少不解脱。所以,出离心的检测标准,就是对轮回盛事不再有任何期待。反之,只要还有一点挂碍,就只是相似的出离心,只是疲惫后的暂时休息。

 

    说到出离轮回,是不是从六道跳到第七道去?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所要出离的不是时空,不是环境,而是产生轮回的根源,也就是惑和业。
  
    佛典中,将轮回的规律总结为十二缘起,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

 

    因为无明,我们把身体当做是我,把情绪当做是我,把错误知见当做是我,从而不断造业。这种业力又推动我们再去起惑,再去造业,形成一个又一个苦果。
  
    生命就是这样一场无始无终的轮回游戏,一集结束,新的一集立刻开场。惟有解脱,才能让这场戏曲终人散,落下帷幕。
  
    修行就像打仗,不仅要知道敌人是谁,还要知道目标在哪里,知道用什么武器才能打败对方。佛法是心地法门,所以,心才是真正的用功办道处。
   
    古德云:“大事未明,如丧考妣。”不明白自己的心地,没找到生命的本来,不懂得如何断惑证真,实在是悲痛欲绝,如丧考妣。但大事已明后,同样还是如丧考妣。此时虽然心地已明,仍要对付无始以来的串习,仍要处处谨慎,加功用行。  

 

    解脱路上,你,启程了吗?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