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法音宣流 > 佛艺博览 >

妙应寺白塔 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4-01-28

 

    从阜成门内大街西口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白塔。洁白的塔身在蓝天衬映下分外雄浑瑰丽,刹顶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轻风中环绕着天盘的36只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音响,更使整座白塔显得灵动而神妙。


    白塔所在地旧址是距今已千年、始建于辽代寿昌二年(公元1096年)的永安寺。历经多年战乱,到元建大都时,殿堂大都损毁,但一座藏有释迦舍利的佛塔尚在。


    元世祖忽必烈深信藏传佛教。他继位后拜西藏著名僧人、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请他掌管全国佛教。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决定在元大都兴建一座象征王者之都的大型藏式佛塔。他亲自选址建在有释迦舍利塔的永安寺内,并命八思巴的俗家弟子、尼泊尔匠人阿尼哥负责设计与施工。


    阿尼哥冥思苦想,精心设计了一座融印度、尼泊尔与西藏佛塔建筑艺术并有创新的覆钵式佛塔造型。又夜以继日地指挥施工,历时8年,于1279年竣工。


    建成后的白塔总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三层为平面亚字型折角须弥座,第三层是雕有24个凸起的莲花瓣组成的莲花座;塔身下部为覆钵式,形似宝瓶,上部为高高的向上收缩的圆锥体,有十三节,称“十三天”,为佛教的最高级别;塔刹由刹座、相轮、宝盖和刹顶组成,这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仅有的。


    白塔落成后,京师为之震动。忽必烈大喜过望,命人从白塔向四周各射一箭,在箭的射程内,建一座大型寺院,赐名为大圣寿万安寺,成为忽必烈营建元大都的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建成后这里成为皇家进行宗教活动和百官习仪的中心场所,香火鼎盛。但是元末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一场特大的雷火焚毁了大圣寿万安寺的所有殿堂,只有白塔幸免。


    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重修寺院,并改名为妙应寺至今,但人们一直俗称为白塔寺。清代对寺和白塔又多次修葺。清中叶以后寺内庙会日益兴隆,清末,与隆福寺、护国寺、土地庙齐名,成为北京的四大庙会。


    现存的白塔寺,除白塔外,还有钟鼓楼、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东配殿等。意珠心镜殿内是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展出了藏式佛像近一万尊,其数量之巨大,种类之繁多,年代之久远,艺术风格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