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法音宣流 > 佛艺博览 >

佛教艺术法器:铃铎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4-02-10


 

    “铃铎”,乐器名;也叫做“手铎”、“手铃”、“宝铎”、“风铎”、“檐铎”。——这些“铃铎”,各为“铃”的一种,都是用“金、铜、铁”等金属所制造的。
 
  “铃铎”的起源,一般都认为是开始行于印度,这一个说法,有佛教的经典可资证明。大般若经第一曾说:“天花垂盖,宝铎珠幡,绮饰纷纶,甚可爱乐。”又有理趣经说:“铃铎缯幡,微风摇击。”又宝箧印陀罗尼经说:“其塔乃七宝所成;上下阶级,露盘伞盖,铃铎轮樘,纯七宝所为。”另外还有千手观音及三十臂弥勒之圣像,各有一手执持“宝铎”。——由于以上这些佐证,便可以确定“铃铎”最初是出现于印度的了。
 
  “手铎”有柄有舌,振之即鸣。它的“柄把”是独钴(一股)乃至五钴(五股)之形,略如“杵”状,所以也叫做“铃杵”。它乃是真言宗(密宗)、天台宗的呗器。
 
  “手铎”的用场,除了在“密法”中时常和“金刚杵”并用之外,最常见的场合,则是在“瑜珈焰口施食”坛场使用它。在“显教”来说,则是在“引魂、礼忏”,主坛者指挥赞诵,庄严韵调时用之。
 
  “铃铎”中除了用手振击的“手铎”之外,堂塔之“相轮”及檐端所悬者曰“大铃”;周礼郑玄注有云:“铎大铃也”。我国寺院悬于塔檐殿角的“铁马”,叫做“风铃”,它也是“铃铎”的一种。洛阳伽蓝记第五有谓:“旭日初开,则金盘晃朗;微风渐发,则宝铎和鸣。”这就是描述著“风铎”的韵味的。另外在日本的法隆寺、唐招提寺、以及高野山等处,也悬有古色古香的“风铎”。
 
  契经中说:供“铃铎”于塔庙,世世得好音声。释门归敬仪中曾说:“声驻军马,由与铃供”。这是记叙释尊的弟子呗比丘的故事。呗比丘于多生多世之前,曾经布施,“风铎“(铁马)悬于佛塔檐下。因而感得生生世世声音清雅,足以感动禽兽的果报。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