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Thang-ga),系藏文音译。在藏语中的意思是“佛祖的卷轴画”,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质朴淳厚的地方特色,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和佛教文化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卡从制作方法上,可将唐卡分为四大类:
绘画唐卡:大多绘在布面上,也有少数绘在纸面上。绘制前,艺僧或画匠会选择吉日,焚香祷告,然后一面诵经,一面备料。
堆绣唐卡(也称剪贴唐卡或贴花唐卡):运用“堆”的技法形成的一种刺绣艺术。艺僧或画匠在纸上绘好法像,按各部位的需要,选择各种颜色或带花纹图案的绸缎按样剪好,然后组合绣在一起。整个图案由一块块绸缎拼接而成。
高绣唐卡:一种濒临失传的唐卡艺术,只能在塔尔寺见到这种唐卡。这类唐卡采用各种彩色绸缎剪成佛像、景物等形状,充塞羊毛或棉花,使中间凸起,然后用丝线绣制而成,具有极强的立体感。画中的佛、菩萨、罗汉等大多由深色背景衬托、呼应。
织锦唐卡:这类唐卡以绸缎为底,用各色丝线为辅料,采用提花工艺制作而成。
(责任编辑:张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