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始建于北魏。其彩塑保存非常完整。现存2052尊,完好的1566尊。释迦殿四壁布满泥塑壁龛,每一壁龛为一独立的佛教故事。菩萨殿主像两侧塑有上百尊高约50厘米的菩萨。人物造型准确,神态逼真,相互之间互有呼应。人们看完双林寺彩塑后并不感觉佛菩萨虚无缥缈,而是感到十分的具体而生动,好像活生生的人物近在眼前,令人们久久不能忘怀。
造型艺术中塑人物形象的最高要求是“生韵生动”,是“传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眼神刻划的成败。
顾恺之说:“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十分精辟地说明了作为人类心灵窗户的眼睛,对深入揭示人物复杂性格特征的重要作用。双林寺彩塑之所以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对人物眼神的成功刻划是其重要原因。
古代匠师深知“二目乃日月之精.最要传其生动”,“徵神见貌,情发于目”的道理,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手法进行塑造。对于人物眼睛干变万化的表情更足不遗余力,精心刻划,创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达到了“ 现其眸子,可以知人 ”的艺术效果。
虽然“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但佛祖的慈眉善日法力无边,观音的凝睇静思,隽逸超尘,金刚的瞠目裂瞰,咆勃扩悍,菩萨的明眸善睐,婉丽妩媚,无不掳聘技巧,穷形尽相,表现得恰到好处。罗汉眼神更为多彩,或神色飞扬,或知睿深邃、闭目禅思。
双林寺彩塑人物的眼睛十分符合解剖原理,如眉弓、眼框、眼球等结构是完全真实地按照人眼解剖结构塑造的,眼珠是传神的关键,则直接用黑色琉璃嵌入(也有用黑漆点睛的),不但十分逼真而且富有光泽,同全身的彩绘统一协调,对于人物的传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直接作用。
这种按传统泥塑安装睛目的方法,颇似中国人物画的点睛,历代雕塑艺术大师们,通过长期艺术实践,懂得雕塑人物的眼神刻划,“若长短刚柔 、探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
(责任编辑:张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