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法音宣流 > 基础入门 >

三衣布料的来源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4-05-12

 

    关于三衣布料的来源,有两种可能:一是“檀越施衣”,二是“粪扫衣”。所谓“檀越施衣”又有两种方式:一是“衬施”,二是“单施”。在佛陀时代,斋主请僧供养,斋供完毕之后,还要请僧说法。有钱的斋主,除了以饮食供养斋僧,并且在供斋的同时,一人供献一块布,这就是“衬”了。布德质料和布的大小多少,只能看斋主财力及其发善心的程度而言。所以出家人得到衬施之后,不一定能够做成一件衣服,有时积聚了好多家斋主的衬施,才能凑成一件衣服。至于“单施”是一件便能布施做成衣服的布料,这样的机会并不常有。

 

    粪扫衣,是普通俗人的弃物,常常散落在垃圾场及墓地等处,比丘捡来这些破衣碎布片后,经过洗涤缝制而成的僧衣。粪扫衣是早期佛教比丘真真实生活的写照,是四依止之一,即常乞食、粪扫衣、树下坐、陈弃药。

 

    《四分律》卷三十九举出十种粪扫衣:一、牛嚼衣;二、鼠齿衣;三、烧衣;四、月水衣(月经布);五、产妇衣(血污布);六、神庙中衣;七、塚间衣;八、求愿衣;九、受王职衣;十、往还衣。

 

    比丘穿粪扫衣的根本目的在于断除贪欲,远离对物质生活的执著。《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说,穿粪扫衣有十种利益:

 

    (1)惭愧;

   

    (2)障寒热毒虫;

 

    (3)表示沙门仪法;

 

    (4)一切天人见法衣,尊敬如塔;

 

    (5)非贪好;

 

    (6)随顺寂灭,非为炽然烦恼;

 

    (7)有恶易见;

 

    (8)更不需余物,庄严故;

 

    (9)随顺八圣道;

 

    (10)精进行道,无染污心。

 

    佛陀常常赞叹粪扫衣的公德,固然有很多比丘是终身披着粪扫衣,但也有很多弟子们是不批粪扫衣的。尤其是比丘尼弟子们,佛陀并不鼓励她们披着粪扫衣。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