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法音宣流 > 基础入门 >

憨山大师:福慧双修如何修?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8-01-05

 

    佛言。汝等比丘。每于辰朝当自摩头。此语最为亲切。老人每每思之。吾佛慈悲。痛彻骨髓。常谓末法比丘。多所受用。安居四事种种供养。各各自谓所应得者。更不思我是何人。物从何来。为何而受。所以知恩者希。而报恩者少。特未一摩其头耳。苟回光一摩其头。则不觉自惊曰。吾为何剃除须发。不与俗人为伍耶。苟知形与俗异。则居不敢近俗。身不敢入俗。心不敢念俗。如此则乐远离行。不待知识之教。而自发勇猛。入山唯恐不深矣。又安忍混从市俗。纵浪身心。为无惭人。作无益行耶。

 

    自觉禅人。向住人闲。来匡山。礼老人。愿枯心住山。修出世行。老人因示之以福慧双修之行。

 

    修慧在乎观心。修福在乎万行。观心以念佛为最。万行以供养为先。是二者。乃为总持。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妄想。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成净土因。是为乐果。若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则成佛法身。然众生所以贫穷无福慧者。由生生世世。未尝一念供养三宝。以求福德。直为生死苦身。念念贪求五欲之乐。以资苦本。今以贪求一己之心。转而供养三宝。以有限之身命。随心量力。供养十方。乃至一香一华。粒米茎菜。则如滴水入沧溟。一尘落大地。纵海有枯而地有尽。其福无穷。故感佛果华藏庄严。为己将来自受用地。舍此则无成佛妙行矣。禅人如生疲厌。当自摩头。则自发无量勇猛也。——《憨山老人梦游集》之示自觉智禅人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