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寺属于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在近代,曾经也是一座上海首屈一指的闻名大寺。
宝华寺原坐落在彭浦镇少年村路南侧。南宋咸淳年间,由僧人净光法师所建。20世纪初,宝华寺的殿宇早已坍毁,仅存西偏禅房数椽及寺基。1921年,上海惠生慈善社施资重建宝华寺,还置田数百亩。大殿、山门等得以重建,寺内佛像重塑一新。重建后的宝华寺门外多了一座宽大平坦的石板桥——惠济桥,桥跨走马塘,使进寺礼佛的香客进出更为便利。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寺院的殿后,新造了一个“诉然亭”,并为寺院配造了放生池和放生场;同时设立了惠济医院、养老院、惠生助产学校分校、昌明小学等社会慈善教育机构。由此,宝华寺不仅得以重建,且在其格局和功能中,融入了都市佛教的入世、济世气息。当时寺内有出家僧人二三百人,加之齐全的设施和完备的功能,宝华寺在沪上颇具影响。
“八·一三”抗日战争中,宝华寺的道场被战火毁坏,仅存大殿。抗战胜利后,当时主持上海临时联合救济会总干事的赵朴初居士等人,在宝华寺废墟上创办上海“少年村”。少年村以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为本,以收容、教育流浪儿童为任务,以培养、造就民族有用之才为宗旨。少年村的主要负责人就是赵朴初等,宋庆龄先生及中国福利基金会对此也大力支持。宝华寺可谓是历史悠长,与许多名人结缘。
自2000年元月开始寺院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6月大雄宝殿奠基后,寺院的各项基础设施进展顺利,大雄宝殿、天王殿及各项配套设施已完成建筑方面的施工。新的宝华寺已正式对外开放,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寺内香火旺盛。宝华寺已成为闸北地区一座有水准、有品味的佛教道场。
21世纪开端,新的大雄宝殿、天王殿、两偏殿都已盖好,但许多菩萨的雕像尚未油漆或贴金修饰,如雕刻水平很高的仿四川大足石刻四大金刚的楠木雕像,安置后好几年都保持了本色原状,每每令我赞叹雕刻家的不凡功力。现今南面大广场上那棵金色菩提树处,旧的宝华寺殿宇还没有完全拆除,原先供奉的几尊佛像都移在新建的西偏殿中。印象中,上海许多佛寺都是那几年开始复兴的。新的殿宇由于采用了钢筋水泥结构,博采古今之建筑构思,全造得高大宽敞,宏伟美观。宝华寺大殿据说是“宋式”,不过比较下来,有点接近“唐式”,再后来添造的钟鼓楼,则大胆采用了北京天坛式的圆顶,更像是“明清式”了。
宝华寺
地址:闸北区高平路1000号
电话:021-565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