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参加研讨会的各宗教代表
2011年12月13日下午,“扬州宗教界幸福观研讨会”如期举行,扬州市宗教局陈云观局长,副局长朱建明先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扬州大明寺方丈能修大和尚等领导以及扬州市各宗教场所代表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由扬州市宗教局朱建明副局长主持,陈云观局长首先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大明寺方丈能修大和尚等扬州市五大宗教代表人士陆续发言,各自阐释了自己眼中的幸福观。
能修法师讲到,人们都想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幸福快乐不是光想就有,必须建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享受到幸福快乐。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呢?和谐是幸福的根本条件,佛教幸福观并不是指我们财富和物质指数的叠加,而是更加注重人们心智的培养,注重感受物质以外的人文幸福。只要我们掌握佛教大义,感受佛陀济世本怀,按照佛教教导的原则去做,即是贯彻了佛教慈悲济世、佛陀关怀人生的精神,就可以找到人生幸福。
能修法师强调,幸福不是一件人生的奢侈品,追求幸福也不是一种昂贵的行动,而是一件普通而又真诚的善行。佛教有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对现代社会中人的为人处事方式、方法和原则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佛教中优秀的戒律和伦理规范,如:慈悲、友爱、仁孝、守善、诚实、节俭、自制、忍耐、守法、公平、非暴力、心怀大众、敬重生命、追求真理、崇尚智慧等,都是人类文明中的普世道德。在任何时候都是长青的,也是幸镉人生的基本要求。佛教界要充分挖掘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用佛教科学的幸福观,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正知、正信,让更多的扬州人能在生活中贯彻良好的道德规范,积极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的扬州人觉行圆满,内心和谐,充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