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大陆佛教 >

中国10部门发文制止寺观“被上市”“被承包”等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12-10-24


资料图

 

  国家宗教事务局22日透过其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中央10个部门《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制止和纠正中国寺观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


  针对当前出现的佛教、道教寺庙宫观“被承包经营”、“被上市”的现象,该《意见》提出,严禁党政部门参与或纵容、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经营寺观,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对参与、支持此类活动的党政干部要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意见》还要求,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上市,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进行排查,发现存在此类问题的,应限期进行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这份文件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文物局10个部门联合出台。文件中首先肯定,绝大多数中国佛教、道教寺庙宫观管理规范,教风端正,庄严清静。但是,一些地方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 


  这些现象被归纳为:其一,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投资新建或承包寺观,借教敛财;其二,有的非宗教活动场所雇用假僧假道,非法从事宗教活动,违规设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献,甚至威逼利诱信众和游客,骗取钱财,以教牟利;其三、一些经依法登记的寺观尤其是处在风景名胜区的寺观,或被投资经营,或被作为企业资产上市,或存在强拉或诱导游客和信教群众花高价烧高香、从事抽签卜卦等现象。


  这份文件指出,这些现象严重违反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损害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


  为制止和纠正上述现象,依法、依规、科学、有序管理寺观,该《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坚决制止乱建寺观和各种借教敛财行为;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要对依法登记的寺观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治理;除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外,其它场所一律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捐献;并对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强拉或诱导游客和信教群众花高价烧高香的行为等提出处理办法。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