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长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三、僧团建设
在求学中坚定正信,树立正见;
在求道中坚持正行,保任正受;
在弘法利生中继承传统,适应时代,沟通社会,服务人群,住持正法。
1.当代僧伽的职志:要有求学的志向,要有求道的决心。
2.建寺安僧弘法利生之总纲:爱国爱教(两爱)、正信正行。
3.人生佛教理念: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
4.八字总纲:养成僧格,融入僧团
5.三自精神:自觉,自由,自在。(灵隐寺大悲法师尊规守戒六个字:听招呼,守范围。)
6.加强五种建设: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根本。(赵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强调指出)
7.树双风:
(1)道风(以禅七推动僧团道风建设,禅修六字口诀:专注,清明,绵密。)
① 除四气:官气 俗气 霸气 阔气
② 建四化:丛林修学传统化、丛林管理律制化、丛林弘法大众化,丛林生活平民化。
③强化四种意识:信仰意识,归属意识,神圣意识,责任意识。
(2)学风(以办学推动僧团学风建设)
第一:办学四八方针:
四字方针:信、戒、学、修。
1.信 信以三宝为信仰的核心, 以因果为信仰的准绳,以般若为信仰的眼目 ,以解脱为信仰的归宿。
3.戒 爱国以守法为根本 ,爱教以持戒为根本 ,做人以道德为根本, 做事以慈济为根本。
4.学 授课以信戒学修为基本内容, 学习以闻思读写为基本方法,老师以言传身教为根本职责, 学僧以尊师重道为根本态度。
5.修 以禅观礼诵为修持的内容, 以丛林生活为修持的依托,以养成僧格为修持的目标, 以观照生活为修持的要素。八字纲宗:养成僧格 融入僧团。
第二:培养四种能力 :唱得出来、讲得出来、写得出来、坐得出来。
四、禅修理路
1. 发三心:第一要发出离心;第二要发菩提心;第三要发长远心。
2. 净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 修三慧:第一,要修闻慧;第二,要修思慧。第三,要修修慧。
4. 修三善:修善法,修善道,积善德。(前提要明三善:现善、后善、究竟善)
5. 亡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6. “六字真言”:专注;清明;绵密。
对峙禅病的八念法门: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念出入息、念死亡。观心诀窍:让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孤立起来。向生灭处究取无生,向差别处体会平等,向烦恼处直认菩提。
五、其他理念
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信仰的选择,因果的选择,良心的选择,道德的选择。
做人的六条标准:知因果,讲良心,守道德,立志向,养识见,充才干。
佛弟子应该具备的两个条件:
1.正信
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
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2.正行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以三学为修学的总纲,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
以六度为修学的正行,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起点,以轻安明净为修学的验证。
初次整理老和尚理念是在2010年10月,以此纪念自己出家三载。一来方便记忆,二来便于概览恩师生活禅的思想体系。本为自己学习之用。后为方便大众,遂将其载入日志中。同时刊于百度百科净慧长老词条之下。然疏漏甚多,有碍众生。
瞬息万变,时光不复。即日时逢恩师圆寂五七之际,将其重新梳理归纳,以便更多之人了解受用。
(责任编辑:张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