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讨「跨宗教对话与人间佛教实践」的普世价值以及欧洲佛光山在跨宗教领域的发展与现况,担任英国国会宗教信仰委员会副主席暨伦敦佛光山檀讲师Yann Lovelock6月25日应邀于伦敦佛光山举行的2011年度国际佛光会欧洲干部联谊会中以「跨宗教对话来实践行佛之道」致词,Lovelock以纵贯佛陀时代到现代佛光山人间佛教在「跨宗教对话与交流」的法缘发展与实践,阐述佛教中对「跨宗教对话」的核心价值以及提升跨宗教交流层次,为以心灵发展的新时代注入「跨宗教对话」的清流与活水;国际佛光会欧洲区副秘书长暨佛光山欧洲总住持满谦法师并针对欧洲佛光山长期来在跨宗教领域发展特色以及人间佛教在全球国际化以及对跨宗教领域表达深挚的未来期许。
佛陀开启「跨宗教交流」之门
在英国从事跨宗教事务有逾二十年经历的Lovelock表示:在巴利文的吉祥经中,佛陀以38种方法来阐述并教导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吉祥平安的修行之道,该经开宗明义即提到「不亲近愚人,应亲近智者,敬礼有德者,此为最吉祥」。这里所说的智者是指任何在自己宗教上修行有成的人,佛陀并没有特别强调我们必须只能与佛教徒往来,因为在释迦摩尼佛证悟之初,对于创立新的宗教而造成宗教间彼此的不悦与纷争并不是他的目的;相反地,佛陀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不同的宗教信仰者都是遵循着相似的自我启蒙、开悟之道!ㄧ个人不一定是佛光会会员才能明白自己本自具有的佛性,ㄧ个人甚至在还没有接触佛教,也能明白本自具足的佛性;因此,在不同宗教间彼此的经验分享更是显得珍贵。
「跨宗教交流」的核心价值
Lovelock进一步地说明:释迦摩尼佛在悟道之后,向他请法的对象多是当时在各宗教领域很认真修行的人,他们对善法与智慧的追求非常的渴望,佛陀当时即一再地鼓励与告诉这些宗教人士们:不论您师承何方或者您是何种宗教信仰,皆要向自己的心中才能找到平和的自性,透过修行、证验的过程,才能让世界美好与喜乐,佛陀所想要传播与强调的,其实是在每个人心中所存在的「真诚、智慧、慈悲、喜舍」的核心价值。
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在他的「禅学论文」中指出:世间这么多人愿意遵循着佛教教诲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佛陀的性格以及生命实践深深地感动着!如果我们愿意以佛陀为榜样,遵循他的方法,那么我们不只是阅读着佛陀的教理,更要认识与明白佛陀这一生的所作所为!包括了佛陀综其一生与不同宗教人士的对话 - 佛陀在世时,他与其它宗教人士不仅谈论各宗教的相异之处,也与各宗教家来谈论修行证道的共同之处,这正可作为今日我们跨宗教彼此交流的学习榜样,不论是基督教徒、回教徒、印度教徒或是祆教徒,只要是一个想成为修行上的善者,都值得彼此来对话与交流。
「跨宗教交流」与佛光人的性格
Lovelock檀讲师肯定伦敦佛光山和国际佛光会伦敦协会长期来欢迎各宗教人士间的对话,法师们以及在家众都曾参与许多跨宗教活动,这不仅符合了佛光会「与各宗教人士和谐往来」的宗旨,身为佛光山的檀讲师,Lovelock提醒与会者:宗教的实践不是在于寺院、教堂、清真寺或者谒师所内,所有佛教徒更应该积极遵随着佛陀跨宗教对话的开放脚步与精神,与各宗教贤达人士真诚相对,彼此交流与学习。佛光会自创会以来已有多年的历史,今日欧洲佛光人相聚一堂来庆祝佛光会在欧洲各地的发展成果,这样的佛光普照是与佛陀在深度禅定时所证悟的「人我一如、同体共生」的精神相辉映,佛教不只是哲学的深度探讨,更是道德的实践与发展;且让我们与世间各宗教善心人士心手相连、互助合作,发挥每个人的良善本性,共同?创人世间美好的事务,增添人间的和谐与幸福!
欧洲佛光山于「跨宗教交流」领域的实践特色、发展与展望
欧洲向来是全球跨宗教交流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自公元1997年星云大师在意大利梵谛冈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展开世纪跨宗教对话后,欧洲各国佛光山道场在僧、信二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即以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地与当地各宗教展开对话与交流,佛光山人间佛教在欧洲跨宗教发展方式包括跨宗教祈福会、跨宗教音乐飨宴、跨宗教文化交流、跨宗教教学、跨宗教会议与对话、发展到协助促进宗教教育的提升,并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宗教、文化、社会、教育、政策的咨询,关怀的对象涵盖普罗大众,提供欧洲人士有认识人间佛教的机会,揭开长期来西方人士对佛教神秘的面纱。
佛光山欧洲总住持满谦法师表示:「跨宗教的交流」并非廿一世纪的产物,在佛教的典籍中记载了2600年前释迦佛在恒河两岸十六个国家之间,提倡平等、慈悲,以佛法真理从事国际交流,倡导相互对话,宣扬和平,促进国际社会能更和谐。佛光山和国际佛光会为体现星云大师「同体共生」的理念,积极与各宗教往来友好,互相交流对话,希冀以宗教的慈悲与博爱等精神,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多年来,佛光山经常在世界各地与各宗教进行宗教对谈,尤其星云大师先后前往罗马教廷与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本笃十六世举行世纪对谈;亦受邀前往回教国家马来西亚主持莎亚南体育馆八万人弘法大会;至印度尼西亚弘法,当地政府特准在缇亚大饭店公开演讲。凡此种种,皆为天主教与佛教、回教与佛教乃至各宗教间的交流打开友谊对话平台。注1:出自2009年满谦法师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佛教的国际交流》一文。
随着科技发达,地球村时代的来临,不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加紧密,国与国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交流也益形频繁,世界宗教交流已是时代的趋势,也是星云大师推动多年的工作。星云大师一向主张:佛教与各宗教间要相互尊重,彼此融和,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族裔和谐、人类福祉而努力。大师对宗教之间抱持崇高的理想与寄望,认为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世界各宗教,虽然信仰对象有别,教义、教典各异,但不管是天主、上帝、阿拉、佛陀,乃至地方性神祇,都是各种不同根基者的精神所依,都有着劝人为善、教化心灵的正面意涵。所以各宗教应以互尊互重的精神,平等看待各宗教的修持方法与制度,彼此融和,互相辉映,让宗教成为全球性的化导力量。
(责任编辑:张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