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9时中天寺level1~4英文佛学禅坐班上课,逾200位澳洲民众参加,英文佛学檀讲师John Cartwright在天界宝塔带领学员做八段锦健康操、跑香经行,引导禅坐观呼吸法等禅坐要领。英文佛学教师Elaine Pun、Wayne Pun、Kum Lai及DougLaver依师父上人的英文佛学著作Core Teachings、Core Idea、八大人觉经为教材,讲授佛学义理,郑哲全老师则教导太极拳班。
佛学教师Doug Laver讲说佛教的轮回观,为学员解说佛教对于『业』的定义与轮回说。佛教把身体、语言、思想的行为、造作,称为身、口、意三业。由身口意所造的业,可以决定人生的苦乐祸福。因为业既然是一种行为,这个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种力量,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为,展转相生,就形成了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而这些善恶业力,平时就像种子般埋藏在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一旦种子遇缘,便起现行,起了现行,自然果报分明。因恶业而受罪者,称为罪业;因善业而得福者,称为福业。到人间来受生是行为业力的影响,就是到了业缘终了,由不得自己选择。这行为的业力,在无限的时空里循环不息,于是便产生了三世因果的「轮回」,而这个轮回的主宰者,便是我们所造的业力。所以佛教主张:人的祸福是由自身业力所造,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这个业报因果的思想,是佛教重要的基本理念。
在此理念下,佛光山多年来,除了致力推动佛教禅净、显密、南北传各宗派的融和,并积极与其它不同宗教举行座谈、交流、联谊,藉此凝聚共识,彼此合作,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增进人类福祉作出具体的贡献。十余年来欧洲佛光山和国际佛光会欧洲十七个协会在欧洲从事跨宗教交流已经有具体的成果展现,未来将遵循着佛旨和星云大师所提倡人间佛教「同体共生」的理念继续推动国际交流,俾世界更和谐与和平。
此外,有鉴于世界各地战乱纷争不止,此皆起于人心的动荡与不安,担任世界和平维系的联合国在近年来开始重视到「跨宗教对话」的重要性与其普世的价值,国际佛光会身为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委员会成员之一,满谦法师期勉佛光人在日后将更积极参与联合国内跨宗教活动与对话,促进跨宗教、跨文化的理解与合作,促进跨宗教教育在正常教育体系中的健全发展与实践,为普罗大众在心中点燃一盏心灯,期许在跨宗教交流中,陪伴每个人放宽胸襟、扩大视野、丰富人生,广结善缘、增进国际友谊,携手为各国政府、联合国和NGO三方面的合作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张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