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沪佛动态 >

上海宝山萧泾古寺住持妙华法师应邀下海庙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6-06-30

 


 


 


 

    2016年6月26日,应上海市虹口区下海庙住持圣缘法师之邀,妙华法师继续在下海庙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第十一次开示。

 

    法师从经文“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讲解到 “ 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 ,圆满开示完《地藏经》的“分身集会品第二”。

 

    《地藏经》里说,释迦牟尼佛为了慈悲度化各类的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不仅以有情生命形式示现,同时也会以无情生命的形式来昭示佛法、度化众生。“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一般人看那个山,风景秀丽,闻到这个花,芳香扑鼻,但是在一个修行人的眼里,却看到无常,看到生死轮回,看到般若智慧,看到解脱涅槃。

 

    法师援引苏轼的禅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阐释说,大家看的都是一座山,但是由于站的角度不同,因此你看的是岭,他看的是峰;你看的是正面,他看的是侧面,都不是全貌的,都带有一个主观判断。这时候如果大家不肯沟通、包容、固执己见,就会造成了很多人为的矛盾,就容易相互攻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向外看,没有反观自照,没有相互的交流和沟通,就会迷失在自我的固执当中。所以,如果善用其心,就会发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等无情生命不也是佛陀化现,在向我们表法吗?

 

    法师再次建议四众佛弟子在缘分具足时可以行脚修行,发愿重走四大佛教名山。法师的一位同参道友,云南鸡足山迦叶殿住持宏信法师,刚从云南鸡足山徒步行脚到安徽九华山,又走到浙江普陀山,行程3100多公里,用时近三个月。另一位同参道友,广西桂平西山龙华寺的住持湛空法师,也从桂平行脚到四川峨眉山,全程1500公里。法师强调,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徒步行脚可以锻炼一个人的韧性,学会吃苦、忍苦,学会与孤独为伴,并在吃苦的过程中体验佛法的不可思议。宏信法师在行脚中的最大体会是,当起水泡的痛脚与大地接触时,只要心中一提起佛号,脚就不痛了,就没有烦恼了;一旦忘记念佛,脚又疼痛难忍,真是不可思议。当中国好声音的制片人问他行脚的最大感受时,宏信法师回答:越放下,越简单,越幸福。

 

    宏信法师还有一个感受是:离开寺院走到社会上,虽然也有人恭敬出家人,但更多的社会人士对佛教不理解,甚至对出家人怀有敌意,因为他们看到的多数是假的、不如法的出家人,所以在今天,佛教如何走出黄墙,将佛法的正见传递给没有信仰的人群,消除社会大众对于佛教的误解乃至敌意,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法师讲到,佛陀 “累劫勤苦度脱罪苦众生” 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很多居士,或初入佛门,或修行了一段时间,来找师父抱怨,说已经每天念经、念佛、念咒、拜佛了,怎么身体还不好?命运还没什么转变?这就是众生的病,虽然已经吃了药了,但是不肯坚持,吃了一段时间觉得效果不是自己想像的,就算了。所以发心容易体道难,初心易发长久难,所以师父建议大家,如果想做某件事情又怕自己没有长性,比如发心要做什么功课,发心要改什么习气,不妨把这件事情贴在门口,每日念三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来强化心念,克服懈怠之心。

 

    法师最后强调,不要认为自己能力小、人微言轻,认为很多事情办不到而不去发心,而不去承担。要学习地藏菩萨直下承担的精神,只要真发菩提心,十方诸佛菩萨都会加持你、护持你,即使现在这个愿望离你再遥远、再遥不可及,有一天也一定会实现。

 

    有佛法就有活法,有佛法就有办法。当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一些急难的时候,也可通过念地藏菩萨圣号或地藏菩萨灭定罪真言来祈求地藏菩萨给予加持,因为佛陀把末法时期的众生都托付给了地藏菩萨。对于我们心里的一些美好愿望与想法,我们也要勇敢地求佛加持、求菩萨加被,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心到佛知,只要我们内心诚敬,一定会感得十方佛菩萨的加被。

 

    在开示过程中,考虑到大家天热容易犯困,法师运用善巧方便,唱颂了一段经文以及憨山大师的《醒世歌》,还形象描述了佛陀以白毫相光牵引摄受大众的场景,令在场信众心生欢喜,法喜充满。

 

    《地藏经》,又称《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册。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其余两部经分别是《占察善恶业报经》和《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罗门女、光目女救度母亲的故事。还通过文殊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大辩长者、阎罗天子、无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依次提问,以及地藏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介绍了地狱的状况,解释了众生解脱生死、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种种方法。释迦牟尼佛还在此经中表明,自己入灭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务由大愿地藏菩萨负责。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