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沪佛动态 >

觉群文化周——“百年人间佛教回顾与前瞻”研讨会(2)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6-07-28

 












 

     13时30分, 大会发言第二组由龚隽先生主持。李天纲《“华梵融通义自圆”:近代唯识论与中印文化关系重建》;李向平《“关键词”构成的百年佛教之变迁特征》;刘元春《当代中国“人间佛教”信仰实践之讨论》;金易明《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人间佛教”渊源及流变及太虚与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诤辩刍议》;学愚《人间佛教菩萨思想概论》;杨维中《佛教的人本化与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理念》;陈永革《“人间佛教史观”述评:以法舫法师为中心》;陈坚《“人间佛教”乃是一种“应用佛教”——兼对“人间佛教”的反思》。第二组发言结束后由王雷泉教授点评。

   

    15时40分,大会发言第三组:由陈永革先生主持,张晓林《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特点》、罗同兵《太虚人生佛教思想的公民宗教意蕴》、伍先林《虚云与太虚佛教思想风格之比较》、胡永辉《太虚与印顺围绕‘印度之佛教’的争论及其意义》、沈海波《太虚法师与因明学研究》、姚彬彬《“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辨义——兼论太虚大师与印顺导师思想之同异》、吴华《区域佛教革新: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其西南实践及影响》。第三组发言结束后由金易明教授点评。

 

    本次研讨会学者论文涉及范围广大,探讨深入遍及中国佛教文化古今的发展领域,最后结合社会形势对今后人间佛教前景作了展望。与会学者专家普遍认为人间佛教对佛教适应时代进行转型发展发挥积极影响,中国进入新时期以后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在与时俱进中取得创新发展,成绩斐然。只有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持佛教的主体精神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受浸染。所以,我们提倡和践行人间佛教,就是要继续调和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冲突,进一步彰显佛教自身的宗教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持佛教的主体精神和超越性。

 

    “人间佛教”是太虚大师提出,后来又经过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发扬,是佛陀人间教化思想和人间净土理想的现代表达。太虚大师提出要用佛教来解决人生问题,佛教要为活人服务,与世俗社会紧密联系。经过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完善,爱国爱教也成为“人间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太虚大师于民初倡导,经印顺、星云、赵朴初等海内外高僧大德大力推展,成为百年来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主要趋势,是当今世界性宗教运动的重要潮流,是中国文化复兴并走向世界的显著标志。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