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沪佛动态 >

祈福十九大·共品东林茶——第二届东林禅茶文化善行祈福开光法会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7-10-21














 

    禅下即生活,茶中品人生。10月2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上海东林寺举行“祈福十九大•共品东林茶——第二届东林禅茶文化祈福开光法会”。东林寺照空法师携东林禅茶文化发起人赖证成等功德主共同迎请上海金山东林寺方丈广德法师、金山万寿寺方丈续建法师、金山性觉寺住持妙悟法师。

 

    上午9时,开光仪式正式开始。广德法师、续建法师、妙悟法师共同拈香主法。众法师手持杨枝甘露,绕场洒净。主法法师依次说偈开光,法会如法如律。主法法师“用巾拂尘”,现执此巾,拂去尘埃,真性显现;“朱笔点眼”,笔点开六根,互摄互融,当起妙用;“举镜照空”,持此大圆镜,光明遍十方。喻以佛法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开发其内在智慧。

 

    主持人首先为大家介绍了东林禅茶文化的意义。赖证成致欢迎词。金山区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办主任曹幼松、于昌德、高庆峰、王芳分别以十九大的宗教理论、中国的禅茶文化如何与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如何让禅茶文化被更多人熟知等致辞,同时也共同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广德法师表示,茶与中国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禅茶一味是一种境界,“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想通。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成,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化当下至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东林寺能有今天的发展和振兴,凝聚了各方善缘的无私成就、十方善信的热心护持、两序大众的悲心善愿。在各界力量的支持下,以“爱国爱教”思想为指引,以历代高僧为楷模,在注重提升信仰层次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努力加强文化建设,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服务金山城市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赖证成、广德法师、曹幼松、于昌德、高庆峰、王芳共同为东林禅茶揭幕并合影留念。东林禅茶为了表达对社会慈善事业的支持,特向金山区红十字会捐赠10万元东林禅茶。广德法师、赖证成共同为金山区红十字会颁奖并合影留念。随后,广德法师亲自为108位贵宾发放第二届善行祈福开光法会珍藏禅茶。

 

    东林禅茶

 

    东林禅茶,广解天下善缘。禅有一念天地,茶有一味。西汉吴理真在四川蒙顶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种植茶叶的先河,首创“佛茶一家”,被尊称为甘露禅师。东林禅茶正是延续“佛茶一家”茶脉,由唐代高僧船子和尚德诚禅师传与夹山善会,到了元代由元智大师创立东林禅茶庙会。东林禅茶千百年来,内隐于历代僧侣的日常修持,外隐于大千世界众生的日常生活。品茶论禅。禅意尽透于茶中。


    禅茶原指寺院僧人种植、采编、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禅茶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方式。

 

    中国茶有着“清、静、和、雅”的特征。清为茶之廉,粗茶淡饭享清茶一杯;静为茶之性,长于山显安静之态;和为茶之魂,代表和平、和谐和平等;雅为茶之韵。正因如此,中国茶文化方能与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和哲学相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行色匆匆的都市生活中,唯有家是栖息之地;在繁忙紧凑的工作后,在上海东林寺还有茶能造一方静谧。以茶会友,谈谈佛家,写写书法、读读名著,既有古时君子之风,也有现代环保因素,这种体验能平复茶客的心境,达到喝茶的真正目的。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