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四众平台 > 解疑释惑 >

学佛应重视威仪的训练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3-07-26

 

    佛门教育十分重视思想教育与生活教育,因为唯有健全的思想和规律的生活,才能完成人格,成就道业。因此,举凡行、立、坐、卧,一切举止动作都要威仪具足,所谓“身具德,人必敬”。以下仅就日常生活中的行立坐卧四种威仪,以及有关参访、入殿、礼拜、出堂等应注意的行仪,略述于后:

 

一、四种威仪

 

(一) 行:

 

1.走路时,应目视前方七尺,不可左顾右盼,不可低头仰视。

 

2.穿著海青行进时,应该双手操胸。

 

3.穿著长衫行进时,应该双手下垂,自然摆动。

 

4.行进间,双手不可置放腰后;不可跑步,若要赶路,可放大步伐,但不可奔跑。

 

5.行进间,见大德迎面而来,应立定合掌,待大德走过,方可放掌、前进。

 

6.与大德师长同行,应走在左后方,距离一个肩膀的宽度,不可平行,不可离太远。

 

7.走出房门,衣服、鞋袜必须穿戴整齐,不可赤脚或穿著拖鞋。

 

8.如系宗教徒,有法衣在身,不可大包小包背满全身,僧袋应当背于右肩。

 

9.如非诸山方丈,不可挂念珠行走。

 

10.行进间持经本,应双手捧持。

 

(二) 立:

 

1.站立时,应前八后二,抬头挺胸,姿势端正,不可倚墙靠壁,不可双手叉腰。

 

2.与大德同在时,不可站在大德的上首、高处、对面,或与大德并排而站。

 

(三) 坐:

 

1.坐下时,要平肩、收齶、双眼平视、手放双膝。

 

2.与大德同坐,应坐半座,不可坐满,不可翘腿,并依大德指示的位置坐下,若招呼你与其平坐,应该礼貌遵行,不可违意。

 

(四) 卧:

 

    睡眠时,要右胁而卧(吉祥卧),不可四仰八叉。

 

二、参访礼仪

 

1.寺院参访,应事先通知,并准时到达。到达时,先到客堂报到,然后向主事者行礼,由知客法师引导至佛殿礼佛。

 

2.参访日期、时间一经确定,则勿随意更改,以免造成安排的不便。

 

3.离开寺院时,应到大殿向佛菩萨告假。

 

三、佛殿礼仪

 

1.入殿时,若从右门入,应右脚先进;若从左门入,则左脚先进。

 

2.入殿后要先拜佛,才能拜人,或是瞻仰佛像。

 

3.在大殿中不可寒暄讲话,不可相互送礼,有事须退出殿外讲说。

 

4.不可随心所欲进出佛殿,更不可衣冠不整。进入佛殿时,应操手行走。

 

四、礼拜行仪

 

1.礼佛时,宜在佛堂、佛殿、佛塔,以免引人侧目。

 

2.在佛殿礼佛,除非住持方丈和尚,否则应在东西两单礼拜。

 

3.礼拜大德师长,应至佛殿,如于路上、客堂、饭厅,或大德参禅、打坐、剃头、卧病时,不可礼拜。

 

4.礼拜大德不可于高处拜,或于大德背后拜。

 

五、出堂礼仪

 

1.出堂是大事,分个人及团体两种。个人出堂必须请假。如系早上出,晚上归,可向直属主管请假,如系长假,必须向纠察、客堂及相关职务人等请假,而且必须搭衣。

 

2.请假在外,不可于俗家或信徒家中夜宿,除非当地没有寺院道场。

 

    一个修道者的风姿,在行立坐卧、言谈举止中皆可表露无遗。佛门中其实不只四种威仪,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威仪不仅能调摄修道者的身心,尤其可以行无言的教化,例如昔日舍利弗为马胜比丘进止有方,端正的威仪摄受而归投佛陀座下,威仪的重要,由此可知。所以学佛修行必须重视威仪的训练。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