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本质上已经知道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其课程是非常之多,内容几乎无所不包,绝对不是一所大学的课程所能含盖的。
佛无论在那个国家、地区说法,其内容不外乎戒、定、慧三学;其目的是对治我们这个时期、这个地区众生的种种苦痛。地区指的就是地球,时期是指释迦牟尼佛的正法、像法、末法共一万二千年的法运。这个时代、这个地区的众生,病痛到底在那里呢?第一、造恶——造十恶业。佛用‘戒’学来对治。戒学是对治恶业的药。第二、人心散乱,不能得定、不能清净。所以用定学来对治;‘定’学是对治散乱的。最后用‘慧’学对治愚疑。造恶、散乱、愚疑是这个时代、地区众生的三大病,佛就用戒、定、慧三帖妙药来对治。佛陀说法是因众生而说的,众生如果没有病,佛就无法可说。这跟大夫因病用药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众生有病,佛就有法;众生没病,佛就没法。就如金刚经上所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众生没有病了,佛法也不需要了,硬要佛法也会变成病。这如一个健康的人天天吃药,那有不出毛病的道理!所以说佛法的一切经典依功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三大类。
佛经分‘经、律、论’三藏;定学就是经藏,戒学就是律藏,慧学就是论藏。这是图书分类的方法,最早是从佛教传来。此后,中国人也把所有的书加以分类。清朝康干年间,把全国图书做一个总整理,再分类,依经、史、子、集,分成四库。库跟藏意思相同,库是仓库,藏是收藏。所以‘四库’是从佛法‘三藏’得到启示的。三藏,有分大乘、小乘。小乘有声闻藏、缘觉藏;大乘是菩萨藏,再分就愈分愈细了。总而言之,戒学是调身的,定学是调心的,慧学是调行的——我们身心的行为。因此,一个学佛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不是智慧。
(责任编辑:张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