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感到不快乐,但又想快乐,因此整天都在琢磨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但是却往往不能如意。到底怎样才能拥有真正洒脱和快乐的人生呢?
真正洒脱快乐的人生一定是随意的,是顺其自然的,没有任何刻意的成分在里面。如果有了刻意,往往就会适得其反了。一个真正懂得人生的人,就是不刻意而随性做事的人!
从前一位秀才喜读禅书,懂了一些禅道,就自以为很聪明,常用禅机和赵州禅师论辩,以显示自己的不凡。
秀才久闻赵州禅师的大名,有一天,就往赵州禅师卓锡的寺院。他问赵州禅师:“佛陀慈悲,普渡众生,总是顺众生的心愿。众生如果有所求,佛陀是不是都如众生所愿?”赵州说:“是的!佛陀都会如众生的愿望!”
秀才捉住机会:“我很想要禅师手中的那根拐杖,不知您是否可如我的愿望?”赵州禅师立刻答说:“君子不夺人所好,你懂吗?”秀才强词夺理地说:“我不是君子!”赵州禅师说:“我也不是佛!”
秀才虽无以为对,但并不认输。
有一天秀才在坐禅的时候,赵州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他看看赵州禅师,却不理睬,安然不动。赵州禅师斥责说:“年轻人怎么不懂礼貌,见长者来了还不站起行礼!”
范秀才说:“我坐着迎接您,就等于站着迎接您!”赵州禅师听后,忽然上前打了这个秀才一巴掌。秀才大怒,责问道:“怎么这样粗鲁!为什么要打我?”赵州禅师禅慢言慢语:“我打你就如同没有打你!”
这秀才,就是太过刻意了。他没有自己的清净心,不过是在作秀。这样的人,内心刻意成分太多,是无法真正明白禅理的。他的礼佛,不是为了获得大智慧和大爱心,而是刻意假装做一段,然后去别处炫耀。这样的做法,自然不能真正成佛。
生活中刻意的成分太多,会扰乱自己的心神,让自己不快乐;也会招致别人的非议,别人会因为我们刻意追求某些东西而认为我们是不诚实的人。
到那时,不仅有来自内心的苦恼,还有外人的白眼和非议,人生自然会平生很多麻烦。一个真正懂得人生的人,就是不刻意而随性做事的人!
(责任编辑:张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