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主页 > 四众平台 > 心灵沟通 >

凡事一刻意,就容易走偏了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7-01-20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感到不快乐,但又想快乐,因此整天都在琢磨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但是却往往不能如意。到底怎样才能拥有真正洒脱和快乐的人生呢?

 

    真正洒脱快乐的人生一定是随意的,是顺其自然的,没有任何刻意的成分在里面。如果有了刻意,往往就会适得其反了。一个真正懂得人生的人,就是不刻意而随性做事的人!

 

    从前一位秀才喜读禅书,懂了一些禅道,就自以为很聪明,常用禅机和赵州禅师论辩,以显示自己的不凡。

 

    秀才久闻赵州禅师的大名,有一天,就往赵州禅师卓锡的寺院。他问赵州禅师:“佛陀慈悲,普渡众生,总是顺众生的心愿。众生如果有所求,佛陀是不是都如众生所愿?”赵州说:“是的!佛陀都会如众生的愿望!”

 

    秀才捉住机会:“我很想要禅师手中的那根拐杖,不知您是否可如我的愿望?”赵州禅师立刻答说:“君子不夺人所好,你懂吗?”秀才强词夺理地说:“我不是君子!”赵州禅师说:“我也不是佛!”

 

    秀才虽无以为对,但并不认输。

 

    有一天秀才在坐禅的时候,赵州禅师从他身边经过。他看看赵州禅师,却不理睬,安然不动。赵州禅师斥责说:“年轻人怎么不懂礼貌,见长者来了还不站起行礼!”

 

    范秀才说:“我坐着迎接您,就等于站着迎接您!”赵州禅师听后,忽然上前打了这个秀才一巴掌。秀才大怒,责问道:“怎么这样粗鲁!为什么要打我?”赵州禅师禅慢言慢语:“我打你就如同没有打你!”

 

    这秀才,就是太过刻意了。他没有自己的清净心,不过是在作秀。这样的人,内心刻意成分太多,是无法真正明白禅理的。他的礼佛,不是为了获得大智慧和大爱心,而是刻意假装做一段,然后去别处炫耀。这样的做法,自然不能真正成佛。

 

    生活中刻意的成分太多,会扰乱自己的心神,让自己不快乐;也会招致别人的非议,别人会因为我们刻意追求某些东西而认为我们是不诚实的人。

 

    到那时,不仅有来自内心的苦恼,还有外人的白眼和非议,人生自然会平生很多麻烦。一个真正懂得人生的人,就是不刻意而随性做事的人!

 

 

(责任编辑:张国铭)

热点推荐
·感念佛恩 慈悲济世 青龙古寺腊八施粥慈善进行时 [2018-02-24]
·上海宝山寺腊八节感恩施粥暨上供法会圆满 [2018-02-24]
·世界佛教弘法协会慧明会长一行访问缅甸圆满 [2018-02-24]
·2017大摩尼宝乐捐活动圆满 [2018-02-24]
·上海静安寺举行2018年新年祈福撞钟法会 [2018-02-24]
·上海玉佛禅寺举行“祝福上海——2018上海社会各界迎新年慈善晚 [2018-02-24]
 上海佛教网 沪ICP备11045921号
技术支持:菩萨在线
Copyright [@] 2011-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